6sol小说网>都市青春>冥河传承 >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辽南侵
    第四百二十八章大辽南侵

    朝堂之上,正在批改奏折的赵煦,忽然接到枢密院枢密使的求见。

    赵煦也在奇怪,明天就是大朝之日,有什么事非得现在来报?

    “宣。”赵煦奇怪归奇怪,但他也明白,没有要紧之事,枢密院使是不会这么着急求见的。况且枢密院掌管着全国军队,一旦出事,肯定是大事。

    “宣枢密院使李大人觐见。”宦官传颂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一个长得有几分玉树临风的老者身穿整齐的官服走了进去,行礼道:“参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不必多礼,这里不是朝堂,爱卿此来有何事?”赵煦放下了奏折,抬头看着对方问道。

    “臣有紧急军情上报,根据辽国探子回报,辽帝有南侵的迹象。臣已经命令边境各军加强防备了,但兹事体大,臣不敢做主。”李枢密使汇报道。

    “边军军备士气如何?能不能抵挡辽国的大举南侵,要不要调集其他各地的军队支援?”赵煦直问主题道。

    “官家放心,边军军备充足,军费足额,士气有所提振,防御辽军错错有余。”李枢密使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好!不过凡事预则成,不预则废。派人检查一下京军的军备士气状况,不合格的要及时改正,明白了吗?”赵煦反问道。

    赵煦的眼睛不是揉不得沙子,曹太后当政的时候,下面的军备松驰,吃空饷,士兵操练不足,士气低下。赵煦心里是门清儿。

    赵煦当政之后,在慢慢地扭转,逐渐松开了文官对武官的压制,同时也在减少冗余。

    北宋的冗官冗军,那是历朝最出名的。

    赵匡胤得国不正,只好自废武功,搞出一套多余的官员制衡体系,以文压武。

    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-

    到了赵煦这一代,赵煦得到了传国玉玺,天命所归。位置已经坐稳了,他也不怕武官造反,所以渐渐地在松开文官对武官的压制,调整军队冗余问题,栽汰老弱,严查军纪,成立军纪司,成立五军督护府,司职战争指挥参谋,没有后勤自理。

    兵部只管后勤,没有军队调度权。

    枢密院管理各地军队驻扎,有调度权,没有战争指挥权。

    军权已经收到了赵煦的手上。

    有了军权,再加上大义名份,赵煦的改革也得以缓慢进行。他准备用十年的时间,慢慢地梳理政务,解决冗员问题,改革弊政。

    问题是,时间还是太少了,赵煦也怕出问题,所以才特别指出。